微信群内多次辱骂同事 法院这样判
以案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中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微信群内发言同样需要遵循公序良俗,遵守法律法规。网络空间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渠道,但畅所欲言并不代表为所欲为,可以有不同意见,但应该做到理性,谨言慎行、合理表达,切不可虚构、捏造事实或者辱骂、诋毁他人。 该案主审法官荣慧提示,根据民法典规定,人
编辑:乾深来源:人民网日期:2023-05-24最高法:坚决依法严惩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人民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薄晨棣、李楠楠)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5月23日,湖北省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山东省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对强奸未成年人的罪犯倪笃群、王小山、孙保昌依法执行死刑。 罪犯倪笃群系湖北某公司法定代表人。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间,倪笃群隐瞒真实身份,通过QQ聊天等方式选择小学或初中女生为犯罪对象,假借恋爱之名,采取胁迫、哄骗、利诱等手段,先后强
编辑:乾深日期:2023-05-24消费者可以“顺手买”但商家不能“随意卖”
顺手买一件是近年来电商平台的新玩法,当消费者选购商品的订单总额达到商家设置的活动门槛后,便可以在下单页勾选一件包邮商品进行超值换购。然而,花19.8元真的能买到价值488元的首饰吗?5月23日,上海辟谣平台发布消息称,顺手买一件并不意味着价格划算,甚至有侵害消费者知情权或价格欺诈之嫌(据5月23日上海辟谣平台微信公众号消息)。 不可否认,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手段,电商平台利用顺手买一件打通了消费者、商
编辑:乾深来源:检察日报日期:2023-05-24未成年人5天打赏主播10万余元 钱能退吗?
以案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一百四十五条中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
编辑:乾深日期:2023-05-23地暖不能用,合同无约定,责任谁来担?
家里安装地暖逐渐成为更多人过冬的方式,若地暖因安装不当造成无法正常使用,且合同条款对地暖安装方式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应由谁来承担责任?近日,浙江省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开发商安装不当导致地暖设备损坏的纠纷案,最终判决开发商向38户业主支付赔偿款45.6万元。 曹先生等业主向开发商购买某楼盘住宅,商品房预售合同中约定开发商应提供某知名品牌或同等品牌地暖。业主收房后发现地暖无法正常制热,部分地暖
编辑:乾深日期:2023-05-23专骗老人,养生馆的“著名专家”获刑
承办检察官接待来访被害老年人及其家属。 因合作经营的保健养生馆销售业绩不佳,3个合伙人动起了歪脑筋:冒充北京来的医疗专家向到店的老年顾客高价推销医疗保健项目,以此牟取暴利。两年时间里,3人采用此种方式诈骗了数十名老年人,涉案金额270余万元。 今年2月,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李某、刘某、宋某3人提起公诉。日前,法院经审理,分别以诈骗罪判处3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至二年不等,各并处罚金
编辑:乾深来源:人民网日期:2023-05-23珠海警方通报“男子酒醉殴打孕妇致其耳聋”: 已被刑拘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梁秋坪、郝萍)据珠海市公安局金湾分局21日消息,近日,有网民在互联网发布消息:一女子在广东珠海遭陌生男子猥亵后被打致耳聋。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经调查,2023年5月5日7时许,嫌疑人谢某敏(男,57岁) 酒后在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某酒店殴打曹某娟 (女,28岁) ,公安机关当日已将双方带回派出所调查取证。 案发后,曹某娟经医院诊断已怀孕,其被殴打致左耳损伤,需专业机
编辑:乾深来源:人民网日期:2023-05-22辽宁省委巡视组原组长张秋波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辽宁省纪委监委网站5月22日消息,辽宁省委巡视组原组长张秋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张秋波简历 张秋波,男,汉族,1960年8月出生,1978年11月参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专学历。 曾任辽宁省委机要局业务处副处长,省委办公厅信息处副处长,省委办公厅信息处处长。2004年3月,任省委巡视办副厅级巡视专员; 2010年4月,任省委巡视办副主任;
编辑:乾深日期:2023-05-22荆州市委原书记何光中被查,曾因“作检讨”走红网络
5月19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湖北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湖北省政协常委、原秘书长何光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审查调查。 据公开资料显示,何光中,男,汉族,湖南华容人,1962年11月生,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 何光中曾在湖北省总工会、随州市工作。 2011年8月,何光中任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驻京办主任,2016年
编辑:乾深日期:2023-05-22湖南严肃查处长沙“4·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相关责任人:62名公职人员被追责问责 涉嫌犯罪的相关人员被提起公诉
记者从湖南省有关部门获悉,长沙4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对现场救援、伤员救治和事故调查处置等作出部署。湖南省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规依纪依法对事故中涉嫌违纪违法的62名公职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处二级调研员谭晶,长沙水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望城区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区长)周正茂,长沙市望城区城市
编辑:乾深日期:2023-05-22商家因“差评”擅自公布消费者个人信息 法院:构成侵权!
以案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中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
编辑:乾深来源:人民网日期:2023-05-19将财产转移至他人名下逃避执行 广东一被告人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获刑
近日,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被告人魏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 李某与魏某土地租赁合同纠纷一案经法院审理判决,魏某应向李某支付拖欠的租金及违约金15.84万元。判决生效后,魏某未履行义务,李某申请强制执行。梅县区法院立案执行后,向魏某发出相关法律文书敦促其履行,但魏某逾期仍不执行。法院经查询未发现魏某有可供执行财产的线索,经申请人同意,依法终
编辑:乾深来源:人民网日期:2023-05-19利用问政平台发布不实投诉文章被判赔礼道歉
网民通过网络问政发帖投诉,是维权还是侵权?近日,湖南省湘潭县人民法院对湖南某药业公司诉萧某名誉权纠纷案作出判决,萧某被判令向医药公司公开赔礼道歉并恢复名誉。 自2011年起,被告萧某的妻子张某供职于湖南某药业公司。2022年4月,张某因病手术治疗,向公司请假一个月。2022年5月返岗,公司将其调至配料岗位,后又调岗从事保洁工作,张某皆同意。2022年8月,因受疫情影响、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该药业公
编辑:乾深来源:人民网日期:2023-05-19物业服务有瑕疵能否拒交物业费?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唐先生向物业公司支付2018年至2022年期间的物业费11951.1元。 2018年,唐先生家中被盗,经报警后才知小区监控录像早已损坏未予修缮。唐先生认为,小区监控损坏是家中失窃的主要原因,并且还为警方破案丢失了一条重要线索。经与物业公司协商赔偿事宜无果后,唐先生再未交过物业费。2022年,物业公司以唐先生未予交纳物业费为由将唐先生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后
编辑:乾深来源:人民法院报日期:2023-05-18租赁房车使用半天,租赁款能退吗?
近年来,人们去外地旅游或者出差时,租赁车辆是常见的一种方式,因租赁车辆产生的纠纷也日渐增多。近日,河南省西平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租赁房车使用半天后退还引发的车辆租赁合同纠纷案,判决张某退还朱某汽车租赁费16588元。 2022年6月,朱某通过网络平台与张某联系商量车辆租赁事宜,并支付张某定金6888元。2022年7月12日,双方签订汽车租赁合同,合同约定租金每日300元,共计18000元,押金10
编辑:乾深来源:人民网日期:2023-05-18演员李某某在演出中出现侮辱人民军队情节,北京朝阳警方立案调查
5月17日,@平安北京朝阳 发布情况通报: 针对某文化公司演员李某某(男,31岁)在演出过程中出现严重侮辱人民军队的情节,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情况,公安机关已依法立案调查。
编辑:乾深日期:2023-05-18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主任袁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据安徽省纪委监委: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主任袁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安徽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编辑:乾深日期:2023-05-18国务院国资委原副部长级干部骆玉林被查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5月17日消息,国务院国资委原副部长级干部骆玉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编辑:乾深日期:2023-05-17公安部公布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10起典型案例
人民网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郝萍、梁秋坪)为有效净化网络环境,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谣言,公安部网安局部署开展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共侦办网络谣言案件300余起,清理网络谣言信息7万余条,关停或禁言造谣传谣网络账号2000余个,并依法对造谣传谣网民进行查处。公安部今日公布打击整治网络谣言10起典型案例。 公安部网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网络谣言危害严重,广大
编辑:乾深来源:人民网日期:2023-05-17“刷评”合同损害消费者权益 法院判决合同部分无效
以案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第九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与他人签订的以虚构交易、虚构点击量、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的合同,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认定无效。 无论是店铺经营者还是推广服务者,均应当知晓在进行互联网推广活动时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将真实信息呈现于消费者面前。
编辑:乾深来源:人民网日期:2023-0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