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民生服务的“前沿窗口”。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银古路街道宝南社区依托“一老一小”需求突出、法治资源优势、“慧龄空间”阵地成熟、志愿服务队特色实际,以党建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抓手,构建“自治聚心、共治聚力、服务聚情”的基层治理模式,让辖区焕发新生机,让居民幸福感在家中升级。
激活自治“微引擎”,筑牢治理“压舱石”
银古路街道宝南社区以“枫桥经验”为指引,将议事平台搬到居民“家门口”,破解小区治理难题。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议事机制,结合“宝南联心亭”“红管家驿站”等特色载体,邀请居民代表、党员骨干、物业、退休老干部围坐一堂共商小区充电难、设施维护、环境整治等“关键小事”。针对宝庆家园、蓓蕾小区等老旧小区、楼道堆物等问题,推行“居民提案—集体商议—投票表决—跟踪落实”闭环机制,让居民主动参与治理,孵化出“宝南邻里议”议事品牌,形成“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办”的自治氛围,让小区治理更有底气。
织密共治“同心圆”,激活联动“一张网”
社区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同心圆”。宝南社区打破治理壁垒,联动司法单位、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等多元力量,构建共治共享治理共同体。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慧龄空间”阵地等,组织司法单位、法治青鸽志愿服务队定期进社区、进校园、进单位开展法治宣传;组织医疗机构常态化开展健康义诊、中医理疗等活动;联动大学生志愿者组建“蓝精灵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独居老人陪伴、手机教学等志愿活动;联合民警、物业、志愿者成立“治保委”队伍,针对辖区安全、环境整治、矛盾纠纷等难点痛点问题协同发力。 联动辖区商户组建“便民服务联盟”,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形成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良好生态。

提升精治“服务力”,打造民生“暖心港”
“治理成效好不好,居民笑脸是标尺。”宝南社区聚焦居民核心需求,推动服务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针对老年人口多的特点,升级“慧龄空间”服务,开设健康讲座、书法绘画、智能手机应用等特色课程,推出“来来电”“定期探访”特色服务,为独居、空巢老人提供定期探访、代办、健康监测等暖心服务;聚焦双职工家庭“托管难”问题,优化公益暑托班,开设非遗体验、安全科普、兴趣拓展等定制课程,由志愿者、返乡大学生担任讲师,解决家长后顾之忧;针对青年群体需求,策划“就业帮扶”“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搭建交流成长平台。同时,建立“居民需求清单”动态收集机制,通过网格员走访、议事会征集等方式,精准对接居民矛盾调解、小区设施完善等需求,打造“一老一小有呵护、青年发展有支撑、邻里相处有温度”的特色服务品牌,让治理成效真正惠及每一位居民。

宝南社区的治理实践充分证明,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扎根社区实际、回应群众需求。通过激活自治动能、凝聚共治合力、提升精治水平,社区实现了矛盾化解在基层、服务落实在基层、民心凝聚在基层,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撰稿人:张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