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27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青团载梦赴千里 稚心向阳共长青

2025年7月24日至8月6日,北京科技大学长青青团实践团赴安徽省太湖县白沙中学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此次实践活动旨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多元课堂教学、家访调研及共建实践基地等形式,为当地青少年搭建成长平台,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团队初心

长青青团实践团由北京科技大学10个专业的10名优秀学子组成,“长青” 寓意教育如松柏常青,知识的传承应如苍山不老;“青团” 则凝聚着青春朝气与团结力量。实践团带着精心设计的课程跨越一千多公里,希望将高校的学术视野与青春活力注入乡村校园。

多元课程

在为期两周的夏令营中,实践团打造了涵盖多学科领域的多元课堂体系,让知识的种子在趣味互动中生根发芽。

化学实验课上,队员们带来过氧化氢催化分解、鲁米诺发光等趣味实验,队员们借着实验现象讲解化学反应原理,让学生在亲手操作与连连惊叹中触摸科学的奇妙。

建筑课上,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介绍了装绿色建材等前沿技术,同时设计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将环保理念融入建筑美学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中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京韵文化课上,队员们从故宫藻井的建筑智慧讲到北京烤鸭的饮食文化,用视频短片的形式,让学生沉浸式感受京都风情。

文学与电影赏析课上,《长安三万里》的文学基因与《哈利波特》的奇幻想象碰撞出思维火花,队员们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解读故事背后的观念,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每日开设的学业辅导课上,针对学生在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薄弱环节,队员们采用“一对一讲解”模式,帮助他们梳理知识脉络,提升学习效率。

多样化的课程设计,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边界,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家访调研

为深入了解乡村教育现状,实践团开展了家访调研活动。队员们走访学生家庭,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教育观念、学习环境等问题。当谈及人工智能对未来教育的影响时,部分家长既期待技术能助力孩子成长,又担忧互联网信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这种矛盾心态折射出乡村教育在时代变革中的现实困境。但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传递,更在于为青少年打开一扇眺望世界的窗口,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的能力。

第二课堂实践基地建设

同时,实践团与校方成功举行了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协议书签约仪式。双方就课程开发、师资交流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签约落笔的瞬间,标志着北京科技大学长青实践团与白沙中学的教育协作迈入长效化轨道。白沙中学校方表示,第二课堂实践基地的建立将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助力培养新时代青少年。实践团成员也纷纷表示将以基地建设为契机,持续为乡村教育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暑期夏令营活动,长青青团实践团用多元课堂给乡村孩子带来了不一样的知识,借助家访调研摸清了乡村教育的真实模样,而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更让这份教育的约定有了长久的依靠。未来,长青实践团将继续用青春的脚步丈量教育的土地,让更多乡村孩子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图片:张熙晨

供稿人:北京科技大学长青青团支教实践团

上一篇:从苔花课堂到迷你法庭:武汉学院“苔米”志愿服务队四堂特色课映亮乡村暑假
下一篇:淮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赴瞻淇村进行非遗鱼灯技艺研习与传播暑期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