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07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华中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襄阳开展农业绿色转型调研

 

2025年7月78日至9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9人)在湖北长投双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下,赴襄阳老河口市开展现代农业绿色转型专题调研。团队先后走访现代化养殖场、农业实验大棚、驿塞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实地考察、技术交流与田间实验,深入探究绿色农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全自动化养殖:高蛋白玉米推动饲料革命

实践团队队员参观养殖场鸡蛋自动化生产工艺 张宇婷摄

在长投双新现代化养鸡场,实践团观摩了从鸡蛋分拣、清洗灭菌到包装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场长介绍,通过“水洗-烘干-紫外线杀菌-涂油”标准化工艺,鸡蛋保质期可延长30%以上。座谈会上,团队指导老师高春辉与养殖场技术负责人重点探讨了该校研发的高蛋白玉米替代饲料方案,双方就霉变控制、黄曲霉毒素检测等关键技术指标达成合作研究意向。“高蛋白玉米若能规模化应用,将显著降低饲料成本,推动蛋鸡养殖绿色升级。”高老师表示。

变废为宝:沼液肥效实验扎根田间

实践团队队员在大棚中栽种瓜苗 王伟行摄

针对养殖业沼液处理难题,实践团在实验大棚开展创新性田间验证。团队选取648株香瓜苗设立9组对照实验,设置纯沼液、1:1稀释沼液及清水对照组,并引入活性菌液变量,构建六种差异化处理方案。师生与农户协同作业,完成栽种、施肥、数据标记全流程。“这种将实验室搬到田间的模式,能直观验证沼液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性与可行性。”参与实验的学生王某某说。首批实验数据预计45天后产出,将为沼液肥料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实践团队栽种的瓜苗 高春辉供图

“三新”技术示范:化肥减量增效的襄阳实践

在湖北省化肥减量增效核心示范片——驿塞蔬菜基地,实践团系统调研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配套体系。该基地通过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等技术,实现化肥用量减少30%、节水50%、作物增产15%的显著效益。基地负责人介绍,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的标准化生产规程,已培训农户超2000人次,2023年入选湖北省”全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重点项目。“从实验室研发到田间推广,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实践团成员张某某在调研后深有感触地说。

实践团队参观学习驿寨蔬菜基地 陈瑞摄

此次调研活动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实践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校地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为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作者:华中农业大学赴襄阳老河口市竹林镇温岗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上一篇:探秘指尖非遗,赋能产业新篇——纸都新锋实践队走进耒阳夏塘父子麻饼厂
下一篇:四川成都:成华区荆竹社区“网格大集结”迎接世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