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间手工艺人:用泥巴还原农村生活场景
杨远炳(右一)在教小朋友做泥塑。 这是一个打月饼的场景、这是制作莜面的场景、这是剪纸的场景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文化馆内,手工艺人杨远炳绘声绘色地介绍着自己制作的泥塑作品。 小时候物质匮乏,玩泥巴是小朋友最大的乐趣。想要什么玩具就动手捏。杨远炳说,玩着玩着,就对泥塑上了瘾。 我开始做泥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内蒙古当地的民俗风情。1992年,凭借着一份对家乡的热爱,杨远炳
作者:王鸣远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8-03北京三里屯商圈打造城市商业文化新地标
8月2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北京公交集团、太古地产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三方计划携手改造位于三里屯太古里北区北侧的北京公交集团维修场站,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早在2017年,朝阳区人民政府和北京公交集团就已经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三方签订的合作协议既是对2017年战略框架协议的进一步落实,也是对商务部和北京市合作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积极响应和实际行动。朝阳区人民政府、北京
作者:李泽伟编辑:北京青年报日期:2021-08-032021年度“书香北京系列评选”活动启动
北京7月30日电 第十一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书香北京系列评选活动30日全面启动。活动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 据介绍,今年的全民阅读评优推荐工作,将进一步优化申报程序,严格评选标准,持续挖掘在北京全民阅读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先进人物和示范做法,并根据相关部署,对评选标准全面优化和升级:参评2021年度书香北京系列评选的个人或单位入选后,一年内需参加3次以上北京阅
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8-02AFN2021“一带一路”(宁夏)动漫节开幕
小朋友正在动漫节上挑选商品。 为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和消费新模式,持续打造动感体验特色品牌,着力推动宁夏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7月31日,AFN2021一带一路(宁夏)动漫节在银川开幕。 本届AFN宁夏动漫节以动漫献礼建党百年,文旅助推黄河文化为主题,展会涵盖动漫、游戏、网络文学、潮流玩具等内容,线上线下结合,二次元特色主题展、同人作品展、主题摄影区等30余项互动游戏活动,集结了中、美、日人气IP
作者:于晶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8-02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礼同德化名瓷传承展在福州开展
艺耀东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礼同德化名瓷传承展在福州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展。 艺耀东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礼同德化名瓷传承展,1日在福州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展。此次展览共展出赖礼同和他17位弟子的53件(套)精品力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礼同(左一)向观众介绍参展作品《托起半边天》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省级传承人赖礼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全国劳动模
作者:刘可耕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8-02西藏非遗工布响箭:穿越历史的“毕秀”
7月27日,西藏林芝巴吉村,一场响箭比赛正在举行。伴随着咻咻的声响,一只只响箭从参赛者的弓上射出,直奔靶心而去。据悉,工布响箭在藏语中称为毕秀,是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箭首上有木质圆头,内钻小孔,在飞射期间会发出尖锐的鸣哨声,响箭也因此得名。 工布响箭是林芝市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是当地在庆祝丰收、迎接新年等重要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竞技娱乐活动之一,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作者:曾帆 次仁罗布编辑:人民网日期:2021-07-30宁夏银川:“守”艺人玩转面塑“江湖”
市民正在观赏冯刚的面塑。 小小一团面,经过揉、捏、搓、按、点、切、刻、挑,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从肩挑金箍棒的孙悟空,到手提大刀的三国大将等人物造型不一而足。7月29日,记者走进宁夏银川面塑传承人冯刚的工作室,感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塑的独特魅力。 面塑艺术俗称面花、礼馍、花糕。它是用面粉、糯米粉等原料制作各种人物或动物形象的中国传统民俗艺术。旧时它是一种谋生的行当,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这
作者:于晶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7-30重庆交通茶馆:一位画家眼中的人间万象
7月26日,人们在交通茶馆里饮茶聊天。 7月26日,在交通茶馆内,画家陈安健(前右)在进行油画创作时,和他的模特--一位老茶友进行交流。 7月26日,游客在观赏交通茶馆内悬挂的陈安健的油画作品。 7月26日,交通茶馆的工作人员端着茶盘穿行在人群中为茶客们上茶。 7月26日,在交通茶馆内,陈安健(右一)邀请游客在他的新油画作品上创意涂鸦。 7月26日,游客在交通茶馆内体验重庆的市井生活气息
作者:刘潺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7-30福建福州:现代漆画的传承与发展
7月27日拍摄的福建省红门漆艺术研究院漆画创作基地。 7月29日,脱胎漆器制作师傅洪兆惠在福州市仓山区的工作室进行脱胎漆器制作中的胎面细磨工序。 7月27日,福建省红门漆艺术研究院工作人员在制作福州雕漆作品过程中的雕剔工艺程序。 7月23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郑修钤(左)在教授学生漆艺针刻技法。 7月23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
作者:林善传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7-30福建泉州十三个系列遗产展示馆开馆
这是泉州十三个系列遗产展示馆开馆仪式现场(7月26日摄)。 7月26日,观众在宋元德化窑展示馆参观。 当日,位于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展示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同时,中国舟船世界展示馆、南外宗正司市舶司遗址综合展示馆、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展示馆、宋元德化窑展示馆等十二个系列遗产展示馆也同时开馆,并向公众免费开放。
作者:魏培全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7-29特色民宿“扮靓”香格里拉
在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红坡村的仁安山谷帐篷庄园,知诗拉姆在工作(7月18日摄)。 在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红坡村的仁安山谷帐篷庄园,游客们在参观游玩 空中俯瞰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塔城镇(7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 这是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塔城镇的天域塔城精品客栈(7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
作者:江文耀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7-29千年敦煌接轨现代生活:古老文化遗产插数字翅膀焕“新生”
敦煌研究院自有平台与数字媒体内容。(资料图) 敦煌研究院供图 数字供养人、王者荣耀飞天皮肤、古乐重声音乐会、敦煌诗巾、云游敦煌小程序和敦煌动画剧三年来,敦煌研究院推出系列化、多元化、高质量的数字创意文化产品,让千年敦煌与时代接轨,共计有超过50亿次的曝光量,访客覆盖120个国家(地区)。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独特文化蕴含有丰富的东西方交融内涵。2018年底,敦煌研究院成立新媒体中心,运用先进平台
作者:冯志军 徐雪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7-28艺术墙绘扮靓闽宁镇 福建师生诠释山海情
学生正在创作墙绘肖鹏程摄 学生正在创作墙绘肖鹏程摄 学生正在创作墙绘肖鹏程摄 当地小孩帮忙填色。 肖鹏程摄 艺术绘墙局部。 肖鹏程摄 艺术绘墙局部。 肖鹏程摄 福建省华侨大学闽宁镇服务队。肖鹏程摄 以青春为笔,绘乡村画卷。近日,福建省华侨大学44名师生,顶着似火的骄阳,忙碌在闽宁镇原隆村的小巷内,为原隆村绘制五彩斑斓的文化墙,用艺术诠释了另一番山海深情。 本次墙绘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
作者:赵茉钰编辑:人民网-宁夏频道日期:2021-07-28宁夏“文化大篷车”永远在路上
大家回忆一下刚才的剧情,你们的肢体语言太过僵硬,没有很好地表现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丰富话剧内容。7月24日,宁夏话剧院排练厅内,随着音乐一遍遍循环往复,汗水一次次湿透演员们的衣背。尽管已经基本排练成形,但80岁的王志洪依然给话剧《闽宁镇移民之歌》续集不断挑刺。 从第一部话剧《包产到户》至今,宁夏话剧团原团长王志洪已经写了70多万字剧本。他坦言:由于身体原因,《闽宁镇移民之歌》续集很有可能是他
作者:张文攀 王刚编辑:光明日报日期:2021-07-27福建泉州:交流融合创造多元文化
7月25日17点38分,我国世界遗产提名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升至56项。 泉州市副市长周真平告诉记者,本次泉州申遗项目的遗产整体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构成,分布在自海港经江口平原并一直延伸到腹地山区的广阔空间内,具有功能、空间、社会、文化上的紧密关联,完整地体现了宋元泉州富
作者:刘春沐阳编辑:经济日报日期:2021-07-27四川“天府家风馆”开馆 综合展示家风文化
天府家风馆一角。 四川省纪委监委供图 26日,由四川省纪委监委、成都市纪委监委、成都市新都区委用两年多的时间共同建设的天府家风馆正式建成开馆。 天府家风馆坐落于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街道,占地约50亩,建筑面积5792平方米,展陈面积4886平方米,内含先贤家风、红色家风、当代家教和时代新家四个主展厅;两个专题展厅,即战地家书剧场和杨氏家风体验厅,以及一个多功能厅青少年活动中心,是目前四川省家风文化最
作者:张浪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7-27红色剧目《乳娘》在济南上演
7月24日,在济南历山剧院,演员在话剧《乳娘》中表演。 7月24日,在济南历山剧院,演员在话剧《乳娘》中表演。 7月24日,在济南历山剧院,演员在话剧《乳娘》中表演。 7月23日至24日,红色革命历史题材话剧《乳娘》在山东济南上演。该剧讲述了革命战争年代山东省乳山市的乳娘故事,书写了军民鱼水情的壮丽篇章。7月24日,在济南历山剧院,演员在话剧《乳娘》中表演。
作者:郭绪雷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7-26重新发现中国海洋文明——解码泉州世遗
游客在微改造后的泉州市金鱼巷游玩(7月8日摄)。 泉州市金鱼巷的商家为游客展示特色木偶玩具(7月8日摄)。 这是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一角(2019年3月1日摄)。 这是泉州市舶司遗址(7月8日摄)。 这是泉州江口码头(7月6日摄,手机照片)。
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7-26兰渝红色文化城际交流:南北“小萝卜头”跨时空对话
7月22日晚,兰渝红色文化城际交流活动暨红色题材儿童剧《大豆谣》在重庆启动上演。 父亲慷慨赴死的那天,母亲洒泪告别,当时我已7岁。我也不知道,这是我们生离死别的时刻,我只记得,父亲吻了我一下,他留给我一个名字罗力立。儿童剧《大豆谣》剧中原型活着的小萝卜头革命烈士罗云鹏之女罗力立在视频中说。 22日晚,伴随着一首《大豆谣》,兰渝红色文化城际交流活动暨儿童剧《大豆谣》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启动上演。小萝卜
作者:魏建军 杨艳敏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7-23实探世界文化遗产河南安阳殷墟景区:文物安好
连日来,河南遭受极端特大暴雨的袭击。暴雨之下,河南灾情牵动举国上下之心,社会各界火速驰援。作为拥有五大世界遗产的文物大省,不少人也担心起了河南各地的文物安全。22日,中新社记者一行从郑州出发驱车前往安阳,实地探访殷墟景区了解到,目前景区内遗址、文物基本无恙。 7月22日,中新社记者一行从郑州出发驱车前往安阳,实地探访殷墟景区了解到,目前景区内遗址、文物基本无恙。图为雨后的殷墟景区。中新社记者 张
作者:张芹编辑:中新社日期:2021-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