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 | “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溘然长逝。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发表了诸多重要论述。
编辑:毕畅来源:中新网日期:2022-03-15第一观察|春天的见证——总书记2022年“两会时间”
2022年全国两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十次。 除了出席人代会全体会议、到政协大会表示祝贺等日程外,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团组参加审议讨论,同代表委员深入交流、共商国是。 新华社国内部精心策划推出一组9篇第一观察系列重磅稿件,解码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会时间。 3月2日:第一观察丨从总书记50次到团组透视民主的质量 2013年至2021年,九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50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听取370多位代
编辑:毕畅来源:新华网日期:2022-03-14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圆满闭幕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闭幕式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圆满闭幕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王岐山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出席闭幕式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席台上向大家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闭幕式。新华社记者 庞
编辑:毕畅来源:新华社日期:2022-03-14又乘春风浩荡时——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十年纪实
2013-2022。 十年全国两会,定格经典瞬间。 习近平总书记53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听取约400名代表委员发言。一次次深入交流、一次次真情互动,如同打开一扇扇窗户 这里有新时代中国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这里有新时代领路人的深邃思想和崇高风范,这里有中国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从春天出发,时代大潮澎湃。 十年全国两会,见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实践 全面建成小
作者:霍小光、张晓松、朱基钗等编辑:毕畅来源:新华社日期:2022-03-14东方风来暖人间——习近平“两会时间”让世界理解“中国之治”
中国两会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两会两会是中国领导层与各界人士充分讨论协商国家大计的重要场合两会将明确的发展目标摆在整个国家面前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给世界留下了丰富的两会印象。 出席两会同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大事小情了然心间,国计民生统筹部署中国领导人的治国理政方式成为海外观察家两会印象中最深刻的部分。 东风拂面世界新。习近平的两会时间对外打开了一扇窗,透过它,国际社会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国之治的价值取向
作者:郝薇薇 刘健编辑:毕畅来源:新华社日期:2022-03-14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 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出席汪洋发表讲话 3月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闭幕。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在主席台就座,汪洋主持闭幕会并发表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 鹏摄 3月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
编辑:毕畅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日期:2022-03-11代表委员热议“五个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只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习近平 治国必先治党,治
编辑:毕畅来源:人民日报日期:2022-03-11代表委员热议“五个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在深刻
编辑:毕畅来源:人民日报日期:2022-03-11代表委员热议“五个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习近平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
编辑:毕畅来源:人民日报日期:2022-03-11代表委员热议“五个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性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站住了、站稳了,
编辑:毕畅来源:人民日报日期:2022-03-11代表委员热议“五个必由之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只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形成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习近平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
编辑:毕畅来源:人民日报日期:2022-03-11我向总书记“晒”家常|疫情在哪出现,我就出现在哪
编者按: 每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都和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面对面交流,听民声、话家常。每一份问候与嘱托,都满含关怀与期待。2022年全国两会,央广网推出特别策划《我向总书记晒家常》,讲述基层代表委员牢记嘱托、履职参政的故事。 讲述人:吴浩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基层,是我2021年工作和生活的关键词。无论是作为医务工作者,还是全国政协委员,我都把根扎在了基层
编辑:毕畅来源:央广网日期:2022-03-10向总书记说说心里话| “自信体现在每一个实现脱贫的老百姓身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都会与代表委员面对面交流,议国是,话民生。每一次亲切互动,每一句温暖话语,无不体现出人民领袖深厚的为民情怀。人民网推出向总书记说说心里话系列报道,对话2019年全国两会以来与总书记交流过的代表委员,分享他们如何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各自平凡岗位不断努力前行,向总书记、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全国人大代表阿生青。受访者供图 天高云淡菜花黄、河水
作者:黄子娟 甘海琼编辑:毕畅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日期:2022-03-10“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感受总书记深厚的民生情怀
编辑:毕畅来源:新华网日期:2022-03-10“总书记,乡亲们非常想念您!”——两会代表委员带来各地人民对总书记的心意
早春时节,近5000名代表委员汇集首都北京,共赴一场春天的盛会。来自天南海北、身处各行各业,他们带来人民群众最真诚的嘱托和期盼。 这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亿万人民战贫、抗疫、反腐、铸魂气吞山河的史诗画卷中,记录下一处处乡村的旧貌新颜,一个个群体的命运转折,一片片土地的沧桑巨变。 明媚的春光中,代表委员们捎来了人民群众对总书记的心意总书记,乡亲们非常想念您! 总书记给我们当家当得好,我们的日子越过
作者:林晖、熊争艳、屈婷等编辑:毕畅来源:新华社日期:2022-03-10习近平在政协联组会上强调这三件大事
编辑:毕畅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日期:2022-03-09总书记深刻阐述对"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的思考
编辑:毕畅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日期:2022-03-095个“必由之路”!习近平揭示新时代中国“成功密码”
【学习进行时】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在同代表们交流时,习近平用5个必由之路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奋进历程昭示的重要认识,5方面内容句句精辟,饱含深意。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为您解读。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3月5日,十三届
作者:金佳绪编辑:毕畅来源:新华网日期:2022-03-09习近平总书记向女同胞致以节日祝贺、诚挚祝福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女同胞、海外女侨胞,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
编辑:毕畅来源:新华社微博日期:2022-03-08回访内蒙古团人大代表|“总书记把群众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上”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咱老百姓的生活,他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上。回忆起3月5日下午和习总书记面对面交流时的情景,全国人大代表、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党委副书记、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难掩内心的激动之情。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代表中引起热烈反响。人民网内蒙古频道采访了几位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代表。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
作者:富丽娟 刘艺琳 寇雅楠编辑:毕畅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日期:2022-03-08
栏目导航
